
曾汉辰,甘肃白银人,历史学博士。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,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,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,获历史学学士学位,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,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,获历史学硕士学位,2010年9月至2014年6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,获历史学博士学位。2011年至2012年,担任法国国家科学院东方文明研究中心(CNRS,CRCAO)助理研究员。2014年入职陕西师范大学海外藏学研究中心。主要研究领域为藏学,现阶段的研究兴趣为后弘初期的西藏宗教史研究、藏传密教在西夏、汉地的流传研究;先后为研究生开设“基础藏文”、“海外藏学导读”等课程;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《汉藏交流背景下的帕木竹巴多杰嘉波与12世纪帕竹噶举教法的兴起及东传研究》(项目号:17BMZ036);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《敦煌西夏石窟研究》(项目号:16ZDA116)。
发表论著:
1.《帕木竹巴灵塔装藏文献之译注与研究》,《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》2014年第7辑;
2.《西夏大黑天传承初探——以黑水城文书<大黑求修并作法>为中心》,《中国藏学》2014年第1期;
3.《帕木竹巴与萨迦早期道果法之关系初探---兼论与<道果黄卷>有关的汉译道果文献》,沈卫荣主编《大圆满与大喜乐:祝颂谈锡永先生八十华诞汉藏佛学研究文集》,中国藏学出版社,2014年5月;
4.《帕木竹巴多杰嘉波与息解派渊源初探》,《宗教学研究》2017年第3期;
5.休 · B. 厄本著,曾汉辰译:《诊断怛特罗的“疾病”:<怛特罗:宗教研究中的性、秘密、政治和权力>导论》,载沈卫荣主编《何为密教?关于密教的定义、修习、符号和历史的诠释与争论》,北京:中国藏学出版社,2013年,207-268页。